1.移动互联网时代

相关数据分析表明,移动互联网流量将超过PC互联网流量,这确实发生在我们身边。自从笔记本电脑出现以来,人们不用纠结于所到之处没有电脑而必须找一个网吧了,到哪儿都背着它,开房住店,第一句话就是:能上网吗?这句话代替了之前的诸如有电脑吗,附近有网吧吗之类的询问。现在又不一样了,直接问,WIFI密码多少?兜里揣一个手机,连电脑都不用带了。这一点可能程序员有点反对,他们还是希望买一台或者去百脑汇之类的地方组装一台16G内存,可以超频的CPU,SSD硬盘,USB 8.0,十万兆光纤口,...的超级机器,但是我还是更看好小型的可以移动的设备,话说我自己就在手机上编过代码,也没什么不好的,只是屏幕有点小,而且好几篇blog都是在手机上写的,因为从公司下班到家要一个多小时,坐在没有开灯的公交车上写blog也别有一番滋味。
      移动时代最大的特征不是设备可以移动,而是网络可以信任,随时随地的网络都是可以信任的网络,换句话说就是到处都有优质的网络覆盖,这个根本特征导致了一系列的变化,最大的变化就是小型微型的瘦机器代替了庞大的PC机或者笨重的笔记本电脑,既然网络是如此的可信,那么计算为何不在远端进行呢?以往要背着强大的CPU,内存,硬盘到处跑是因为所有的计算,存储动作都必须发生在这些物件上,网络不是到处可用的情况下,你只能自力更生。如今的优质网络到处都是,WIFI,4G,3G,有线网...深埋于地下的光缆,架在空中的发射塔替代了PC时代主机的各种总线,形象点说,你的瘦机器不需要CPU,内存,硬盘了,因为这些都通过优质网络集中保持在很远的地方。

2.《古文观止》所思

昨天带女儿上早教,买了一本《古文观止》,吴楚材版的,大致扫了一遍,发现越往后的时代故事性越强,反而没有前面时代的琅琅上口了,我也就以为,明清的作品是可以默读的,而先秦,汉唐的名作只能朗读。“向之所欣,俯仰之间,以为陈迹...”多么能印证上周我半夜突然想喝七喜,早上醒来已无此意,但是为了防止旧瘾复发。到了公司楼下还是买了一听,结果放了三天都没打开...这些古文就是能让人特别振奋,读起来好爽,可是明清的文章就不好了,基本都是故事体,小说体的,难怪中西的古装影片拍得不同,这就扯到了另一个话题。
      有没有感觉西方古装片特大气真实,中国古装片感觉像戏剧。这很正常,你看看中国的古代故事,写成小说的基本都是宋代以后,也就是说宋代以后的作品才能被拍成影视,宋代以前的作品只有理想没有故事,比如都是《论语》,诗歌,怀才不遇的呐喊之类,反观像四大名著,《隋唐演义》等,其作者都是明清时期的人,因此套用那个时代的价值观,你会发现很多浪漫主义情节在里面,比如凡是青年的将军基本都是白盔白袍之类的,实际上这是很不符合作战需要的。这里的缘由可能和印刷术有关吧,印刷术的传播增加了识字人口数量,导致了一场文学通俗化的变革。
      再看看西方,它们的很多小说类等通俗题材文学发展的时期和我们是一样的,基本在14世纪到15世纪往后了,也是得益于印刷术的传播增加了识字人口数量,文学的受众不再仅仅限于宗教圈子(在中国对应的是士大夫阶层以及门第),而拉到了普通百姓面前(这也许间接和宗教改革有互动),自那时起,故事类的作品逐渐多了起来。但是我们看到,现如今的很多(并非全部)欧美古装片都不是依照那个时期的文学作品拍的,而是依照另外一种中国所没有的文学题材拍摄的,那就是史诗,赞美英雄的史诗,这种诗歌早在古希腊早期就有了,古罗马也有,甚至不列颠先民也有,这种史诗所覆盖的领域,其故事的完整性,其长度正好符合如今好莱坞大片的要求,拍成片子之后,能让人震惊而不至于疲惫,这就是其关键之所在。

3.生命永恒却只能活十年

近期同事推荐了一部片子《这个男人来自地球》,让我想起了08的时候刚看这部片子时期的感受,当时我的影评是,他生命永恒,但是却只能活十年。这简直是一场悲剧,戳中泪点的是他想爱而不能爱,这是有限面对无限时的尴尬,最尴尬的是有限和无限集中于一身!思索良久,发现这是时间在作崇,我们都是时间的奴隶,时间的单向流动只能推着我们无奈的前行。后来又看了《返老还童》,觉得此片在这个意义上更是向前走了一步,如果说《这个男人来自地球》是停止了时间的话,那么《返老还童》则是倒流了时间,二者都在相对的速度与激情之间做文章,《返老还童》的速度无疑更快更猛,带来的震撼也更强,如果把两种速度相对得加于一个人的话,这个人也就浓缩成了时间使者的精华,这也许比冯导的小彩旗更加有看头吧,也许冯导最终藏匿小彩旗真的是有意?

4.专业和职业

过去的一周没有读历史,过去的一周看了一本薄薄的杨念群写的随笔集,笔锋犀利让人震撼,基本都是第一段闲扯,中间引申,最后表达一句非常犀利的结论性的观点,我非常喜欢,符合引-分-总的总体构思。其中有一篇讲中华武术的我觉得非常好,正好印证了我之前开始读还未读完的那本《西方文化生活500年》里面的一个观点,那就是如今的职业分工少了一点“通感“,所谓术业有专攻是不对的。大师是什么人,大师不是神,大师只是那些有通感的人。
      我们知道,所谓的专业化分为好几个时期,在西方,第一次的专业化发生在古希腊时期,梭伦改革后,人们各司其职,所涉足的领域越来越深,不得不搞专业化,后来罗马帝国征服以后,举国升平,专业化淡了很多,后来戴克里先时期,为了振兴衰颓的帝国,强制实行了一次专业化,规定职业不许变并且父死子继...到了中世纪,一切围绕宗教展开,文艺复兴以后,随着哲学争辩,印刷术的发展,人本主义,个人主义又一次把专业化提上了高度,从此以后,干什么就是专门干什么的,产生了所谓的专业人士,职业XX人等称谓,为了维护这种局面,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,人们从学童开始就专门针对一项所谓的专业猛攻,为了将来可以在对应的职业中大展宏图,美其名曰术业有专攻!有了专业,自然就少了通感,练武的变成了打架防身的,练毛笔字的为了能成为此领域的至尊,写文章的如果能PK掉对手获得一个什么奖那就是对他最大的肯定,写程序的不会享受生活,大师少了,因为少了通感。但是大师还是有的。有人反驳说知识越来越难,越来越深入,而人的生命是有限的,只能专注于一个领域,可是这种人没有想到,人的大脑和心智并不是单线程的,人的大脑和心智分为很多的领域,你专注一个领域,你的大脑所开发的就那一个相关的领域,其它的地方就都成了荒地...